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

「教會如何支援青少年」

監督的話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戴浩輝監督

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(箴言二十二6)

最近,我與一些教育工作者閒談,他們都異口同聲的感到辦學的困難;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不僅在於生源減少,學校面對殺校的問題,他們最感困惑的是這一代的少年人真的不易管教。就算老師和學校願意投放時間和資源關注有問題的學生,很多時家長只聽子女的投訴,而不一定站在學校那邊,沒有家長的幫忙,沒有可能教好這些學生。

青少年問題已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。最新的統計顯示,青少年失業問題嚴重,每四位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就有一個是雙失的;這一段時間有關少女援交賣淫的新聞不絕於耳。而更為逼切的青少年問題該算是學校的毒品問題。這問題嚴重到一個地步是要校園內驗毒;然而,這一回又使社會起了不少爭議,私隱專員說政府沒有咨詢他們的意見,天主教香港教區則欲拒還迎的面對這事。最後,大家都在爭論要學生同意驗毒才會進行。稍有頭腦的人都會想到,這樣的校園驗毒計畫將會怎樣收場?有毒癮的學生必定不會輕易就範,那麼接受檢驗的都是沒有吸毒的。本來是好的政策,變為一齣鬧劇。如果說在港的國際學校驗毒計畫很成功,這是否因為學生有權選擇驗不驗嗎?當然不是!因此,政府必定要果斷的立法解決私隱和其他法律問題,驗毒也一定要儘快的進行。

青少年問題很多,回想自己青少年時期,豈不也是十分反叛,不聽父母和師長的叮嚀嗎?當時,大家豈不都在嘗試作成人的滋味,例如:偷偷地抽煙,又或是看黃色畫報等嗎?十來歲的青少年人正處於暴風年代,社會、學校、教會和家庭都有責任管教、明白、接納和愛護他們。打擊校園毒品氾濫又或利用互聯網賣淫是必定要進行的,這是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;如果不這樣作就是失職。對付毒品在校園氾濫是天經地義的事,我個人認為黃仁龍師長對青少年人濫藥問題作了很多工作和貢獻,然而,一個弱勢又偏聽的政府,很難在社會上取得共識;單靠政府和學校是沒有辦法改善青少年濫藥問題的。

青少年濫藥、賣淫等問題是十分複雜的,不少青少年誤墮毒網或援交是因為家庭本身已發生問題所致,但有不少出身於健康的家庭環境的,也不能幸免。現在的青少年除了在學校和家庭之外,朋輩、傳媒及互聯網的影響最大。然而,與其消極的希望杜絕一切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,倒不如積極的培育青少年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

教會作為家庭和學校的支持系統對這個問題是責無旁貸的,教會致力推動青少年活動,例如:團契及基督少年軍等,能幫助在少年的暴風期可以一方面有一個紀律的訓練,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學習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另一方面,教會也應多關注家庭生活的牧養,因為現今的家庭關係和夫婦兩性的婚姻生活,都充滿引誘和危機;婚外情以不是非基督徒的專利。一個好的家庭生活並不能完全保證青少年子女不行差踏錯;然而,一個破碎的婚姻和家庭關係很多時都能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和成長。

無論如何,當學校和政府都在針對毒品在校園氾濫之際,教會應多關注家庭和青少年的心靈培育,好讓教會能裝備家庭面對青少年的問題。